签约前,家装工程预算24万元;工程中,装修公司再加价10万元。上海于女士几个月前包工包料把店面交给装修公司,结果却陷入“骑虎难下”的境地,而这背后正是家装公司的常用加价套路在“作祟”。
本想图省心,结果更糟心
“本来是想图个省心,结果变得更加糟心。”于女士几个月前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一家看起来“颇为正规”的装修公司,在经过测量、设计之后,装修公司给出24万元的预算报价。于女士认为前期服务“很贴心”的这家公司“性价比相当高”,于是便签下了装修合同。
签订合同后不久,于女士便分两期支付了20万元工程款,但糟心的事很快出现:装修公司开始坐地加价,其中就涉及使用的材料品牌变更产生的差价、预算中漏算关键施工项目需额外增补等情况。
工程款超预算有哪些套路?
长期从事家装行业的齐经理坦言,一些装修公司故意在预算阶段用“小伎俩”压低报价吸引签约,使得最终工程款远超预算所致,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套路:
——故意漏报、少报项目。装修报价单刻意遗漏必备项目。于女士家阳台必须实施的“现浇混凝土”项目在预算单中计价为零,装修公司表示“漏报”需另算。
——模糊主材参数故意压低单项价格。虽然写明了所需材料的品类和数量,但却不标明品牌和规格。于女士说,装修队称“想保障装修质量就得额外掏钱”。
——材料和施工工艺含混报价。于女士说,水电工程在预算单中是一个笼统的大项,但是施工过程中装修队总是提出估算不准,需要增加各种费用。
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周时兵律师认为,家装后期根据实际工程量结算多退少补是符合法律规定的。但不少装修公司利用这一点,故意用“低价”吸引消费者,后续再加价“回血”,从而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上当受骗感。